位于新街镇的浙江(中国)花木城,在行业内的地位举足轻重。不过,伴随着全国多个超大规模花木市场的逐步形成,这样的地位正面临严峻的挑战。(资料图片)记者傅展学摄
虽然每年的花木节都吸引很多客户,但仅800亩大小的花木城已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记者丁力摄
现在,市民都特别重视家庭绿化,家居绿化正成为花木业的新兴市场。 记者葛亚琪摄
经济下滑,房地产行业萎缩,政府财政支出减少,花木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大环境恶化的深度影响。再加上近年来,苗农们的盲目扩张,种植面积大幅增加,部分品种产量迅速增加,大量行业外的资金汹涌而入,花木业正经历着行业发展少有的“大寒潮”。
有业内人士直言,今年行情可能会非常差,自从萧山花木发生“龙柏烧狗肉”事件后,从来没有感觉像现在这么困难。
“龙柏烧狗肉”,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萧山苗农在苗圃里养狗来看花木龙柏,后来由于苗农不遵循市场规律,大面积种植龙柏导致龙柏泛滥卖不出去,苗农就只好将龙柏砍掉烧狗肉吃。
2012年的这次花木业寒潮无疑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最严峻的一次,如何避免“龙柏烧狗肉”的悲剧重演?为此,我们来到了萧山乃至全国花木名镇新街,探求萧山花木业的抗“寒”力有多强。
“受经济发展形势、房地产市场调控等因素的影响,如今花木业遇到了一个发展困难期,以现在的情况来看,传统发展模式已经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转换思路、转型升级、转变经营方式,走高端道路是一种必然趋势。”新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宋宇对以新街为代表的萧山花木业发展做了展望,“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做好引导,发展精品化都市花木业,并积极拓展外部花木基地,是将来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当然,这需要一个艰难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正在筹划建设的新街花木产业总部将起到关键的作用,其技术孵化、资源整合、信息服务等功能将为萧山乃至全国花木业发展提供优质平台。”
作为萧山花木业的主阵地,新街镇向来未雨绸缪。
成立于1998年的新街镇花木产业协会,目前有387个会员单位,这些单位以行业协会为平台,信息共享、整合资源、交流沟通,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市场波动带来的冲击。该协会秘书长陈利华表示,“总体来说,新街花木抗风险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多年的发展为苗农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让他们有足够的储备度过2-3年的寒潮期。”
40多年来,之所以能够持续领跑中国,萧山花木业除了依靠自己的先发优势,不断完善的产业链、不断优化的产品结构以及逐步提高的科技含量,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竞争激烈,萧山花木业压力重重
在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萧山花木业勇立潮头,俨然已经成为中国花木业的一枚风向标。雄厚的历史积淀,让萧山花木业根扎得很深也很稳,即便偶尔经历大的寒潮或者比较严重的倒春寒,凋零或枯萎的也只是叶子,而根依旧汲取养分,枝干依旧生机勃勃。
萧山花木业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那个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萧山的苗农就跑到上海、杭州将法桐和水杉等枝条偷偷拿来育苗了。改革开放后,萧山苗木的经济效益逐渐显现,政府开始鼓励苗木业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萧山陆续引进龙柏、黄杨等树种,80年代中期萧山花木业达到了第一个高潮,花木业催生了萧山第一批万元户。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萧山花木销售形势一直保持高涨,特别到了2011年春季,苗木需求旺盛、价格大涨、销量大增。至去年上半年,苗木价格同比增长22%,外销苗木52000余车,同比增加21%。
坐落于新街镇的花木城,则无疑为萧山花木业走向全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区位优势明显、配套设施完善,引来南北客商云集雾散。萧山花木城是目前华东地区最大的花卉苗木集散中心。以花木城为能量点,辐射整个萧山的花木产业,逐步稳固了萧山花木的优势。
不过,这样的优势正在被一点点吞噬。据了解,像云南、四川等地的花木城规模都很大,上马动辄5000亩、6000亩,与之相比,只有800亩的中国(萧山)花木城实在有点寒碜。
据介绍,很多新兴花木市场,除了规模大,其完善的配套设施,也为各自的竞争增添了砝码。
“我们的花木城,虽然名声很大,但毕竟经过这么长久的发展,设施老化,难以跟上现代花木产业的发展。市场容量有限,很多新客户自然就跑到外面的花木市场去了。”浙江钱江花木城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尹海红对萧山本土这个花木城的前景颇为担忧。
外延基地,是一把双刃剑
如今,萧山花木业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8万亩,受土地的限制,苗农除了在花木质量上下功夫,还将苗木基地发展到了外地,萧山作为中枢,指挥着北京、上海、天津、云南等10多个省市8万多亩的花卉苗木。在全国各大城市,基本上都有萧山人设的花木窗口,更值得一提的是,前几年全国花木业遭遇寒潮时萧山花木却依旧坚挺,成功度过了花木业的寒冬。
外延基地,虽然可以缓解萧山本土苗木种植面积的瓶颈问题,但苗农一哄而上的后果,便是苗木价格的大幅下跌。
据介绍,去年以来,萧山人投资的苗木种植面积至少增加了1万亩,很多投资人只是看到了苗木带来的经济效益,根本不懂行,就盲目投入,扩大种植面积。“他们很多人几乎都是在苗木行情最好的时候进入,现在价格暴跌,自然会被套在其中。”
不过,在萧山有一支销售大军,他们便是遍布全国的苗木经纪人。据了解,我区长年从事苗木销售的经纪人有3000多人,他们发扬萧山人吃苦耐劳的精神,走南闯北,为萧山花木畅销全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走南闯北的著名花木经纪人陈纪来说,长期以来,他在全国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体。无论走到哪里,他有一种自豪感,以萧山花木自豪,而在客户眼中,待人热情、恪守诚信的老陈也是萧山的一个“金名片”。
此外,骨干苗圃以点带面的销售作用十分明显。大型苗圃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已建立了一个比较稳定的销售网络,销售渠道较为畅通。并且大型苗圃的主打品种与普通苗农所种有一定的区别,千家万户的苗木可以为大型苗圃作有效补充,互惠互利。
陈利华表示,新街花木要坚持走出去战略,发挥新街3000多位花木经纪人的作用,鼓励这些经纪人走市场,闯天下,努力化解当前花木(小苗市场)的困难。努力提高苗农收入。要进一步加大新街花木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新街花木在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客户到新街来采购花木。
完整产业链,成萧山花木救命稻草
虽然压力重重,但当前萧山花木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萧山花木业有先发优势,产业链完整、配套设施完善、花木工人技术娴熟,这是后发花木城所不能比的。
陈利华介绍,在许多新的花木城,虽然规模很大,但他们普遍缺少专业的花木工人,很多环节都不完善,苗农的扦插繁育等技术和萧山相比,差距明显。“有的地方没有专门制作草人的工人,有的甚至连拔苗的工人也找不到几个。”
萧山苗木企业、苗农为适应市场多样性的需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萧山实际,以生产观赏绿化苗木为主,在保持传统特色花木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新优良品种,优化苗木结构。形成了行道树、花灌木、绿篱植物、地被植物、攀缘植物、湿生植物、盆景类、花坛植物、室内植物、观赏盆花为主的10大类上千个品种。如今,萧山花卉苗木品种齐全,可以说,绿化工程上所需的苗木在萧山基本都找到。
同时萧山花木业往多元化生产靠拢,在以培育大型市政和房产绿化用苗为主的同时,积极挖掘庭院绿化、居民个人消费等潜在市场,造型苗、精品苗的发展势头也较好。
近年来,萧山花卉苗木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已形成一条从种苗研发、苗木生产到市场流通、从园林设计、工程施工到绿化养护的完整产业链,萧山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木集散中心,2011年萧山花木产业链实现产值100亿余元,综合经济指标名列全国前茅。目前全区具有园林施工资质的企业60余家,其中国家一级资质10家,二级资质26家,园林绿化施工能力全国领先。同时,伴随着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花木信息中介、苗木收购、运输物流等服务行业逐渐形成,还产生了专门从事苗木扦插、嫁接、种植、起苗、装运等专业队伍,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全区花木物流等实现产值8亿元。
在产业化、规模化扩大提升的同事,花木企业意识到需提高科技含量,向科技要效益。因此,广大花木企业重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设施栽培大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全区现有花木设施栽培面积16000多亩,其中大棚面积260万平方米。同时,容器育苗快速发展,目前全区已建成容器育苗基地4000多亩,已形成营养钵工程苗1.5亿株、穴盘基质种苗3亿株的年生产能力。另外,喷灌、滴灌在绿化苗木生产上的应用逐步推广。这些先进设施的应用,为我区花卉产业走科技化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来源:萧山日报 记者:房臣波 杨颖 通讯员:应长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