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同样火热的,还有创业大学生李君磊的干劲。7月6日,记者走进富阳市新登镇长兰村的蓝莓园时,26岁的李君磊正忙得不亦乐乎,放眼望去,这块100亩的山地上种满了蓝莓树,绿油油一片。
“现在采摘的品种叫‘奥尼尔’,果形较大,口感也甜。”李君磊说,“今年是第一年结果,可采总量大概在6000斤左右,5月份第一批的价格达到200元/斤,现在则在100元/斤上下,预计到9月果期结束时,销售额可以突破60万元。”
李君磊采摘蓝莓。
辞职投身生态农业
2009年,李君磊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专业为模具设计的他选择到老家新登的一家塑机企业上班,虽然专业对口,离家也近,但他总觉得在企业上班对于年轻人来说太过沉闷,自己的才华与抱负缺乏施展的空间。
2010年,偶然的一个机会,李君磊听说长兰村一块100亩的山地一直闲置,无人问津。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他从小就对农业种植感兴趣,在大学的时候也查找过不少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听到这个消息,李君磊随即有了承包山地发展生态农业的想法。与家人商量后,李君磊的想法得到了他们的支持,随后以1.6万元/年的费用承包下了这片山地,承包期为30年。
百亩荒山变身金山银山
李君磊承包下的这块山地在长兰村九榨坞,整理后的土地几乎寸草不生,满山遍野都是石头。发展生态农业是个笼统的概念,这样一块荒地,又没有水源,究竟适合种什么呢?
带着疑问,李君磊找到了市农业局水果站,并由水果站工作人员的牵头,联系上了省农科院水果站以及亚林所的专家。李君磊向专家提出,希望能够种植产量低、果期长、价值高的经济作物。专家们通过现场踏勘发现,九榨坞附近生长有不少野生的蓝莓,在对土质、气候等进一步研究后,认为只要进行合理的灌溉和施肥,对土壤进行改良,该地块将是种植蓝莓的理想场所。
有了专家相助,基地发展的方向清晰了起来。2011年3月,在经过前期准备后,第一批4000株蓝莓苗便在专家的指导下顺利“下地”了。为了改善蓝莓生长的条件,李君磊还为基地配备了全自动的滴管、喷灌系统。
目前,基地的蓝莓已经有5个品种,6000株蓝莓已有一半结了果,果期将一直从6月延伸至9月。“今年小试牛刀后,明年蓝莓将全面丰收。”李君磊不无得意地说。
现在的蓝莓基地还套种了猕猴桃、火龙果、黑布林等高价值经济作物,等这些作物“全面开花”后,这片荒山将真正成为一片金山银山。
发展“蓝图”悄然成型
蓝莓基地发展小有成果,这让李君磊的“抱负”也水涨船高,一系列发展规划也已成型。
今年6月,李君磊注册成立了富阳逸兰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我希望以公司化的运作推进基地建设。”李君磊说。
在此基础上,李君磊还打算建立一个蓝莓培苗基地,依托农科院和亚林所技术支持,进行蓝莓苗的培育,进而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发动周边农户一起种植蓝莓,带动他们共同致富。
“蓝莓量产后,我也在考虑对蓝莓深加工,如生产蓝莓汁,提高附加值。”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目前李君磊已经和浙江工商大学取得了联系,初步确定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市场欢迎的蓝莓深加工产品。“产品包装这一块我们也在跟进,现在的打算是走高端礼品路线,让蓝莓成为一种馈赠佳品来销售。”
在基地的建设上,李君磊也有自己的想法,即建设无动力灌溉系统,雨季将雨水收集起来储存在地下,干旱时,则利用山顶集水池的位差,进行无动力灌溉。“投资大概在50万元左右,建成后对于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李君磊踌躇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