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的苹果从长势来看,挺好的,目前,我对大部分苹果都进行了套袋,年底效益应该还可以…”6月26日,在农五师八十一团园艺一连职工高平家的苹果园,她向笔者介绍道。
高平种苹果的故事,还得从1998年讲起,当时20多岁的高平是团加工厂的工人,虽然工资不高,但充足的休息时间让高平感到生活很惬意。
那年,一直种植苹果的高平的父亲面临退休,她家的27亩果园是高平父亲的心血,父亲多次找到高平,想让她把果园继续种植下去。想到果园里繁多的农活儿,高平一直没有同意。
眼看着退休的日子越来越近,高平的父亲找高平谈心的次数更频繁了。看着头发花白的父亲对果园的不舍,高平决定接下果园,并暗下决心——要经营好果园,不让父亲失望。
高平对苹果种植一窍不通,从苹果的修剪、整枝、施肥、嫁接、冬埋等各个环节,高平都虚心向父亲请教。
看着退休的父亲每天为自己还要在果园忙碌,高平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决心更大了——一定要把自家的苹果种出名气,让父亲为自己感到骄傲。
通过几年努力,高平完全掌握了苹果种植技术。2000年,高平在果园嫁接的红富士苹果开始挂果,当年产量达10吨左右。看到丰收的苹果,高平非常高兴,她在自家果园门口摆了一个摊位开始销售苹果。但令她意想不到的是,丰收的苹果却无人问津。无奈之下,高平和丈夫每天开着小四轮车在各个团场跑着卖苹果,每年都要从当年秋天卖到次年开春,但能卖出去的苹果并不多,由于销路不畅,苹果开始腐烂变质。
丰收的苹果没有销路,这让高平非常难过。2003年,她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在博乐市区租个门面,开一个苹果销售点,专门销售自家的苹果。小店开好后,由于苹果品质好,服务态度好,吸引了很多消费者。一时间,高平苹果在博乐做出了名气。
“人怕出名、猪怕壮”。自从高平的苹果出名后,市场上以高平的名义出售苹果的商贩越来越多,这让高平既气愤又苦恼,她甚至和丈夫到市场上打假,然而他们人少且精力有限,当地出售苹果的商贩众多,靠自己打假显然行不通。
看着小贩冒充自己的苹果以次充好,两口子到博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去咨询,工商局的人建议她们注册商标。于是,2005年,高平找专业人士为自己的苹果设计了“高佳”商标的图标,送到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注册。2008年6月,“高佳”商标注册证书正式下发,高平又着手定制高佳苹果的包装箱。当年秋天,高平家的苹果就正式以“高佳”的身份出售。
注册了商标后,市场知名度也在逐渐提高,质量有保证,回头客也多,也不用出去卖苹果了,慕名而去高平家买苹果的人特别多。“注册这个商标特别值!”高平说。当年,高平的这一举动在当地苹果种植户中引起了热议。
通过十多年的苹果种植经验,高平成了当地有名的苹果种植专业户,人们称她为“苹果状元”。她注册“高佳”商标的行为提高了其他苹果种植户的品牌意识。今年,对于高平来说又是一个丰收年。“今年的苹果产量预计在七八十吨,收入预计在十万元左右。”高平说。
在外出学习交流的时候高平得知,现在的消费者在注重口感的同时还注重营养,高平告诉笔者,她有一个想法,就是把自家的苹果拿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让专家检验其中所含微量元素的具体数值,然后根据配方施肥的方法平衡苹果中所含的微量元素,这样的话,种出来的苹果会更加受欢迎,让自己的苹果走出博州甚至新疆,让更多的消费者吃上这样的苹果。
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果园,高平每年都要参加团里办的职工技能培训班,学习果树管理知识。一有空闲,她就到博乐市的书店购买果树管理的书籍和光盘,冬闲的时候在家研究。
由于高平在生产上始终走在前列,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高平被兵团妇联授予“兵团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称号,被农五师团委和农业局授予“农五师十大农业青年致富状元”称号。